vote4fanyun

范雲 民主進步黨
#承諾共創友善未來
立法委員 候選人
選區:
學歷:
耶魯大學社會學碩士、博士
台大社會系學士、碩士
經歷:
第十一屆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召委
IPAC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共同主席
立法院臺灣與歐洲社會民主及抗威權國家國會友好連線會長
立法院人權委員會會長

友善問卷

1

回覆大平台2022~2024選舉
性別友善問卷

提案連署質詢

20

任期內於議會/國會中的提案、連署、質詢紀錄

發言表態

友善
32

候選人於新聞、媒體採訪、社群平台的發言表態紀錄

友善問卷

問卷名稱

性別政見

政見內容

提案連署質詢

提案 連署 質詢
2024-04- 03 我想助孕科技跟人工生殖是當代相當複雜但是很重要的議題。我不止一次諮詢婦女跟性別團體,大家目前的共識是懇切地希望立法院能夠優先處理單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適用人工生殖技術的修法,並與涉及第三方女性身體的代孕制度希望能夠脫鉤,確保有更多深入的討論。因此,我提出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聚焦在單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可以進行人工生殖,為什麼?因為人工生殖技術不應該再侷限於不孕的異性夫妻,如同剛剛很多委員講的,應該納入單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以消除單身歧視、單親歧視還有對同志的歧視。 人工生殖
2023-12- 07 今天這個公聽會就希望一起來正視文化上跟制度上的缺陷,而不是只是獵巫哪個特定的個人或者特定的老師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希望教育部必須要提供更好的性別平等跟人權教育資源,學校當然也必須要提供、要知道怎麼使用,學生、教師、公務體系都能夠有更好的對話,能夠看見差異、尊重差異。所以我們今天才會召開這個反霸凌、反歧視,人權、性平、貧窮教育的公聽會,目標就是希望讓我們更多元繽紛、生命力無窮的同學們都可以在學校裡面好好學習。 其他友善政策
2021-08- 21 #國軍性平教育正式納入多元性別!
#更多認識不再霸凌歧視

經過好幾個月的持續討論,還有提出預算案凍結案的要求,國防部日前提出兩項階段性成果:
 
✅ 109 年度國軍性別主流化教育,旅級以上共有 407 場次,其中內容融入多元性別的已提升至314場次,約佔77%。
 
✅ 為了避免課程忽略或部分部隊宣導不足,國防部已於110年3月5日公告全軍,要將多元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納入性別平等相關課程中;並規劃達年度課程時數 1/6 以上。
 
#國軍性平教育終於正式納入多元性別內容
 
希望這個改善,能讓國軍性別友善環境逐漸完善,使每一個軍人都能在一個性別平等、彼此尊重、保障人權的環境中保家衛國。
 
最近國防部最新的消息,跟我辦公室說,這幾個月雖然因防疫,培訓多聘用內部講師,但分流課程中也都有按規劃納入多元性別;後續也已請外部講師多補充多元性別資訊。
 
感謝國防部對性別平等的支持與努力!
 
我在這裡也請大家幫忙,如果發現部隊在包含多元性別的性平教育課程上仍有不足或缺漏,請留言或私訊讓我知道,我會持續追蹤,讓我們一起促使每一位願意保家衛國的國軍都能被平等尊重!
其他友善政策
提案
2024-02- 27 本院委員范雲等16人,有鑑於我國生育率低下,然有意生育隻單身女性與同性配偶並非少數,卻礙於現行人工生殖法僅開放不孕異性夫妻可以合法使用人工生殖技術、而無法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為保障國人生育權,亦考量我國少子女化問題日漸嚴峻,受擬具「人工生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使人工生殖技術之利用亦及於有意願生育之女性,與能以子宮孕育胎兒之同性配偶。 人工生殖
2023-11- 21 今天,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了!
這次修法,感謝衛福部採納我的提案,把成年人「童年目睹家暴創傷服務」入法,未來這些人也可以向地方政府求助、獲得資源,終止家暴的代間循環。
此外,這次家暴法還全面升級,擴大保護範圍:
過去,同志配偶的家人,只要沒有同住,就不受家暴法保護。
過去,被性私密影像威脅、控制、甚至散布的被害人,不受保護令保護。
過去,未同居伴侶間的親密關係暴力,不受刑事程序保護,檢警難以第一時間介入。
這次修法,上述的問題,都獲改善!
社會變遷下,親密關係、家庭型態都在大幅度的轉變。
期待未來,我們能正式將法律名稱,更名為「家庭及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法」。
讓不同的、多元的關係樣態,都能被政府照顧到,不同的被害人,都能獲得全面的保護。
親密暴力
2023-09- 01 平等成家!范雲為你爭取
跟大家分享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從今天開始,同志收養家庭的身分證,不再被迫註記「養」字!不分性向的收養家長,終於有同等的對待!
異性戀的收養家庭,至少從2005年全面換發身份證開始,身分證的父母欄,就可以不用加註「養」字。
這是為了避免收養子女遇到歧視,也是尊重每一個收養家庭,對「身分告知」的選擇。
但是這樣的美意,卻在遇到同志家庭時就轉彎了?
自從同婚通過後,同志家長可以收養自己配偶的小孩,但是他們的身分證父母欄,卻都被迫加註「養」字。
長期服務同志家庭的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多次告訴我,這實際上對同志家長們帶來負面影響!這就是明顯的差別待遇!
我已經多次向內政部提出:這個明顯的差別對待必須改變。
去年年底預算審查時,花敬群代理部長現場允諾我,內政部將修正內部辦法,不分性向的收養家長,都應該有一樣的對待。
而昨天,內政部正式修改辦法,未來同志家長不論是「繼親收養」或「共同收養」,都比照異性家長,子女的國民身分證父母欄均不加註「養」字。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繼同志共同收養通過,我們再次把應有的權利,還給同志家庭。
因為,不分性向,家長對孩子的愛都一樣。❤️
共同收養
2023-09- 01 跟大家分享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從今天開始,同志收養家庭的身分證,不再被迫註記「養」字!不分性向的收養家長,終於有同等的對待!

異性戀的收養家庭,至少從2005年全面換發身份證開始,身分證的父母欄,就可以不用加註「養」字。

這是為了避免收養子女遇到歧視,也是尊重每一個收養家庭,對「身分告知」的選擇。

但是這樣的美意,卻在遇到同志家庭時就轉彎了?

自從同婚通過後,同志家長可以收養自己配偶的小孩,但是他們的身分證父母欄,卻都被迫加註「養」字。

長期服務同志家庭的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多次告訴我,這實際上對同志家長們帶來負面影響!這就是明顯的差別待遇!

我已經多次向內政部提出:這個明顯的差別對待必須改變。

去年年底預算審查時,花敬群代理部長現場允諾我,內政部將修正內部辦法,不分性向的收養家長,都應該有一樣的對待。

而昨天,內政部正式修改辦法,未來同志家長不論是「繼親收養」或「共同收養」,都比照異性家長,子女的國民身分證父母欄均不加註「養」字。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繼同志共同收養通過,我們再次把應有的權利,還給同志家庭。

因為,不分性向,家長對孩子的愛都一樣。
其他友善政策
2023-05- 16 2019 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但同性配偶與異性婚仍存在權益落差。大平台在同婚通過後就開始起草法案、與同家會及熱線組成倡議小組,展開法案的倡議工作。去(2022)年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初審通過跨黨派均有提案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二十條」修正草案,並交付朝野協商。上週二民進黨團召開協商,達成的協商結論經民進黨團、時代力量黨團、民眾黨黨團、國民黨黨團,均簽署同意;上週五本案由民進黨團提案變更議程,排入院會,終於在今日三讀,讓想要收養的同志配偶、已經共同生活的同志收養家庭可以順利成家,讓孩子的權益不再有缺漏。
在此,感謝這個議題上努力協調溝通的鄭運鵬委員、將本案排入委員會議程並召開協商的黃世杰委員,還有一直以來與我們共同倡議的勵馨基金會、兒童福利聯盟、范雲委員、林昶佐委員、洪申翰委員、王婉諭委員,以及提出草案的跨黨派委員及黨團。最後,法案能夠順利地進入黨團協商、順利排入院會議程,在同婚法案通過四週年前夕通過,要感謝民進黨團以及柯建銘總召的協助。
共同收養
2023-05- 16 同志家庭共同收養 三讀通過!
️‍平等成家、親權成雙!️‍
2019年同婚通過後,仍有幾項未竟之事,其中之一,就是已婚的同性伴侶,不能跟異性伴侶一樣,雙親共同收養小孩。
為了修補這個漏洞,我在2020年12月就提出修法,2022年5月,立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以我的修法版本,通過委員會的審查。
兩年半來,我和團體們共同努力,總算為同志家庭帶來好消息❤️
我要特別感謝:一路上,彩虹平權大平台 、同家會、熱線、伴侶盟,不斷地進行社會對話及遊說。
謝謝過程中,本黨的 鄭運鵬 Cheng Yun-Peng 委員非常大力的協助,黃世杰 召委的排審,也要謝謝 柯建銘 總召非常的支持。
還有最重要的是本黨委員團結力挺,跟跨黨派委員的支持。
同性婚姻合法化三讀通過的四週年前夕,通過同志共同收養權,我們終於在法律上,把同志家長還給他們的孩子。
家長的愛都一樣,共同收養才能以法律保障彼此的權益。
婚姻平權這條路上,我們慢慢走,也慢慢調整。希望,很快有一天,這個社會能跟上所有多元性別主體的步伐。
共同收養
2023-01- 19 跨國同婚通過了!!港澳人民也適用,但中國除外。
今天(1月19號)收到內政部給戶政司的函示,非常感謝 蘇貞昌 院長以及羅秉成政委,好多同志伴侶引頸期盼的跨國同婚,終於在臺灣得以實現。
未來,不管臺灣人的外籍伴侶來自哪一個國家(中國除外,但包括港澳),即使那個國家不承認同志婚姻,這對同志伴侶都可以在臺灣合法結婚,合法成家!
這是臺灣展現人權價值,體現性別平等的又一大步。真的很開心,我的腦中想起了好幾對跨國同志伴侶們,很高興在快過農曆年的時刻,臺灣政府圓了大家成家的夢!
就像內政部函示中,第六點所講的:應可認「不得否定使相同性別2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業已成為我國公共秩序之一部分。
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後,臺灣社會所經歷的是更多的愛與美好,而不是原本反對方宣稱的動盪與破碎。相信人性的美好與良善,會讓臺灣社會更團結。新的一年,不管你是單身或是有家庭,祝福大家,快樂幸福!
跨國同婚
2021-01- 11 #同志家庭為小孩開戶不應受阻

同性婚姻已經合法一年多,日常生活照常運轉,爸爸媽媽沒有不見。
但是我收到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陳情,表示有同志家庭去郵局和銀行幫小孩處理 #開戶 等業務時,即使戶口名簿清楚寫明婚姻及親子關係,還是很不順利
根據我的實際瞭解,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第一線承辦人或相關單位對於 #戶政格式 或 #同志家庭 不夠清楚。
因為過去只有異性配偶家庭能辦這些業務,承辦人長期預設基本認知,所以才會在遇到同志家庭來辦業務時,一時轉不過來,對於戶政格式顯示的資料也比較難理解。例如把具監護權的家長(特別是生父或生母)「錯認」為「已喪失監護權之前夫或前妻」,因此形成各種阻礙,甚至可能拒絕受理。
一般日常業務,異性配偶家庭可能準備好資料一小時內即可完成;同志家庭卻可能反覆折騰兩三週、連跑好幾家郵局/銀行都無法辦成
2019年5月23日,同性婚姻登記開跑前夕,蘇貞昌院長特別要求所有公部門:
#同志合法結婚 #該有的權利與福利待遇 皆無不同
我相信所有第一線承辦各種業務的同仁們,都很願意也應該依法行政友善同志家庭,但只是不夠瞭解。因此我和主管戶政的 內政部、主管銀行金融產業的 金管會、主管郵政的 交通部 與 中華郵政 郵你真好 進行溝通,希望各單位:
-盡速改善問題;
-向各單位宣導相關戶籍資料的正確理解與使用;
-說明同志家庭權利應受平等保障等原則;
-持續加強相關人員認識同志家庭的教育訓練。
很高興在接到我辦公室的聯繫說明後,大家都積極處理。
「同志家庭應擁有的平等權益與對待」這是台灣實踐 #憲法平等權,提升 #性別平等 和 維護 #兒童最佳利益 的具體作為
其他友善政策
2020-12- 23 提案「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二十條條文修正草案(同志共同收養草案)」本院委員范雲、賴品妤、林楚茵、洪申翰、林昶佐、王婉諭、羅美玲、林宜瑾等 20 人,鑑於我國已透過本法保障同性別之二人亦得締結婚姻,成為彼此法律上之配偶,惟收養上卻規定同性配偶僅能收養配偶之親生子女,未能如異性配偶得於婚後共同收養子女或收養配偶之養子女的困境。 共同收養
2020-12- 17 為使同婚專法符合大法官解釋意旨與憲法平等原則以及兒童最佳利益,民進黨立委范雲等人提案修正同婚專法,讓雙方當事人能共同收養子女或一方收養他方的子女時,準用民法關於收養的規定。

范雲等人認為,這不僅有違釋字第712號解釋與釋字第748號解釋意旨,以及憲法保障的平等原則,同時也減少了許多待收養孩子找到適合家庭的機會。

提案說明指出,同性配偶無法和對方養子女建立親子關係的情況,更將導致若擁有親權一方不幸發生意外,孩子也無法由另一位共同照顧其生活的配偶繼續養育,而可能必須脫離現有的家庭,回到安置機構或由其他不熟悉的親戚照護,這已嚴重侵害兒童最佳利益。

為使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符合大法官解釋的意旨與憲法平等原則,保障兒童權利公約所保障的兒童最佳利益,范雲等人提出修法版本。
共同收養
質詢
2023-12- 04 目前因為女同志配偶可以合法結婚,而且他們如果使用人工生殖,不涉及到像代孕、其他人的身體這樣複雜的問題,其實各國有非常多人來臺灣使用人工生殖的技術;可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擁有公民權的合法女同志伴侶卻只能遠赴海外,花費超越百萬的費用,甚至冒著高風險,還有人因此被詐騙到柬埔寨,因為工作環境的惡劣而流產。根據同志家庭團體每年接到上千通生養諮詢的電話,20歲到29歲的同志超過四成有意願生養,所以我的版本針對這個部分覺得應該要保障女性的平等生育權,修法就是從保障不孕夫妻,我們可以改成保障使用人工生殖者,不再排除單身女性,已婚配偶的部分也應該包含目前我們合法的女同志配偶。針對這個部分,不知道部長您支不支持往這個方向開放呢? 人工生殖
2021-08- 12 #國軍性平教育正式納入多元性別!
#更多認識不再霸凌歧視

經過好幾個月的持續討論,還有提出預算案凍結案的要求,國防部日前提出兩項階段性成果:
 
✅ 109 年度國軍性別主流化教育,旅級以上共有 407 場次,其中內容融入多元性別的已提升至314場次,約佔77%。
 
✅ 為了避免課程忽略或部分部隊宣導不足,國防部已於110年3月5日公告全軍,要將多元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之認識與尊重)納入性別平等相關課程中;並規劃達年度課程時數 1/6 以上。
其他友善政策
2021-01- 11 #同志家庭為小孩開戶不應受阻
同性婚姻已經合法一年多,日常生活照常運轉,爸爸媽媽沒有不見。
但是我收到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陳情,表示有同志家庭去郵局和銀行幫小孩處理 #開戶 等業務時,即使戶口名簿清楚寫明婚姻及親子關係,還是很不順利
根據我的實際瞭解,原因大部分是因為第一線承辦人或相關單位對於 #戶政格式 或 #同志家庭 不夠清楚。
因為過去只有異性配偶家庭能辦這些業務,承辦人長期預設基本認知,所以才會在遇到同志家庭來辦業務時,一時轉不過來,對於戶政格式顯示的資料也比較難理解。例如把具監護權的家長(特別是生父或生母)「錯認」為「已喪失監護權之前夫或前妻」,因此形成各種阻礙,甚至可能拒絕受理。
一般日常業務,異性配偶家庭可能準備好資料一小時內即可完成;同志家庭卻可能反覆折騰兩三週、連跑好幾家郵局/銀行都無法辦成
2019年5月23日,同性婚姻登記開跑前夕,蘇貞昌院長特別要求所有公部門:
#同志合法結婚 #該有的權利與福利待遇 皆無不同
我相信所有第一線承辦各種業務的同仁們,都很願意也應該依法行政友善同志家庭,但只是不夠瞭解。因此我和主管戶政的 內政部、主管銀行金融產業的 金管會、主管郵政的 交通部 與 中華郵政 郵你真好 進行溝通,希望各單位:
-盡速改善問題;
-向各單位宣導相關戶籍資料的正確理解與使用;
-說明同志家庭權利應受平等保障等原則;
-持續加強相關人員認識同志家庭的教育訓練。
很高興在接到我辦公室的聯繫說明後,大家都積極處理。
其他友善政策
2020-12- 21 體育選手該被受關注的是運動表現,不是性私密和私生活。

最近媒體接連揭露兩起體育選手性私密影像被散布的事件,一是未成年滑輪板選手在培訓營期間被偷拍相擁照片,二是眾多男性運動選手性私密影像遭騙取、偷拍、盜錄、散布、勒索及販賣。

前者兩位受害者被所屬單項體協以「違反性別平等關係」為主要理由重懲停權2年;後者受害者所屬的職籃聯盟、籃球協會及體育署出面支持受害者,均表示要積極偵辦打擊不法。

兩個案例都是性私密影像未經同意被散布的體育選手受害者,但得到的對待大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身為台灣體育業務最高主管機關的體育署,在這兩起案件中,從頭到尾都不願意承諾保障這些受害者最需要的培訓及參賽等權益。

所以和我辦公室陳情的年輕滑輪板選手擔憂影響到接下來奧運和亞運的參賽;男性運動選手們則還有許多受害者不敢出面,也是怕影響接下來的出賽權。

但明明就是性私密未經同意被散布的被害人,為何要因此擔心自己在體育專業上的參賽權?甚至不敢出面求助和指認?今天我趁著質詢體育署主秘的機會,關注兩個重點。
親密暴力
2020-05- 06 BBC 中文網和臺灣媒體都比你們還瞭解目前有性霸凌的狀況,結果你們的調查中卻說沒有,國防部自己說軍中和軍校從來沒有過性霸凌,這就代表你們的性騷擾統計也是參差不齊,請你們回到科學,好嗎?其實我也不想要這麼凶,可是我看完你們的統計資料,卻發現我根本沒有辦法質詢,每樣東西的定義都是錯的,我們等於是在雞同鴨講,根本沒有辦法對話。請你們針對霸凌的科學定義、軍中如何預防性霸凌以及多元性別平等教育如何執行提出報告,剛剛問到這個問題,在場幾位都說你們沒有參加過性別平等教育,是不是可以從管理階層開始進行多元性別平等教育? 性平教育
2020-05- 06 我詢問國防部長如何處理軍中性別霸凌與性騷擾的案件。
讓我非常震驚的是,國防部對於性別與人權議題的認識薄弱,以至於定義與相關協助方法都付諸闕如。
從事前的索取資料,到今天現場的回答,國防部對於自殘、霸凌、性騷擾的定義都 #不科學。
例如在資料中不斷出現的名詞:自殘。我請問部長什麼叫做「自殘已遂」,結果部長支支吾吾地說:自殘已遂就是自我傷害,然後死亡。所以,#國防部的自殺叫自殘,自殺身亡叫做自殘已遂。
我進一步追問部長講的「自我傷害」是什麼?所寫的「自殘」到底是什麼?結果國防部只答了「生命跡象喪失」,從頭到尾都迴避 #自殺 這個詞, 其實 #國防部的自殘講的就是自殺,而 #國防部的定義根本不是社會和醫師的常用定義。
更重要的是,國防部的定義不符合科學定義!
根據普遍的科學定義,#自殘是非自殺性的自我傷害!也就是說,兩者有區隔!(自殘常指的是故意割傷或燒傷自己,以減緩痛苦情緒。)
國防部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解讀數據!
——根據國防部的資料,5年來,發生79條生命自殺身亡的事件,但國防部的統計,居然把全部自殺原因,都歸因到 #個人問題!完全排除霸凌的可能性!
接著是霸凌的定義,國防部說霸凌有三種類型:#營內鬥毆、#違反部屬職責、#違反長官職責。———問題是,這三種分類完全不符相關的科學定義與依據,更別提根本看不見 #性霸凌的存在!
國防部一直表示,軍中和軍校中 #沒有性霸凌案件,但面對許多軍人出來指稱,曾被當眾羞辱 #娘娘腔 卻又無法回應,只是一再重複表示要有友善環境?!
同樣的,在性騷擾方面的統計數據以及分析也是參差不全。
今天在質詢台上的國防部從部長到相關官員,也說自己沒有上過性別平等的課程。這是明顯違背行政院自2008年開始推動的性別主流化政策。
國防部今天在回答性別平等相關議題的表現0分,包括定義、數據、程序、態度通通都錯,所以我立刻要求國防部回歸科學方法與定義,針對軍中如何預防性霸凌;如何落實從長官開始接受多元性別性平教育,提出一個科學的檢討報告!
軍艦染疫事件時,我就提出,軍中最缺要解決的是文化問題,一個是 #不科學,另一個是不民主。
好的國軍文化才會有好國防,希望我們的國軍姊妹兄弟都能夠在一個性別平等、彼此尊重、保障人權的環境中保家衛國。
其他友善政策
2020-03- 11 志工潛在的問題,包括校園安全,還有入校說故事或教學違反性別平等或宗教中立等跟教育相關的。這個問題在去年已經有民眾在行政院的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 #提點子 ,而且有五千多個人連署。因此教育部有所回應,擬訂 #校外人士協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學或活動注意事項草案 。
但是教育部的回應並沒有說服我,這個草案看起來只是以前很多注意事項的彙整而已,並沒有真正回應提案人所提出的有關「志工規則、志工資格、訓練、工作範圍、權利義務、罰則」等訴求。而且注意事項 #位階很低 #沒有任何罰則 #也沒有申訴管道 。
事實上現況我們教育體系對老師的規範很嚴格,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會覺得受到的教育是遵守我們國家的法令,可是先前有關晨光說故事家長有傳遞個人宗教理念,可能違反教育基本法,這些部分其實會讓人有疑慮。
因此我建議教育部:
一、重新盤點校園資源,包括校園運用志工範圍與場域、教師工作時間與權益等。
二、針對校外人士(含志工)入校之管理,重新思考研擬具有實質效用之規則或政策。
感謝教育部長正面回應我,表示志工管理因為城鄉差距或各校差異不能訂得太過嚴格,但是在 #教育核心 的部分,常態性進到校園來當志工說故事或教學,如果有 #涉及到學生學習教學接觸 , #必須要有一定的適切的規範 ,因為這會直接觸及學生並影響到教學。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是有國家課綱也有相關教育法令(例如教育基本法)的,所以在學校裡這些都應該要有規範。部長最後承諾 #一個月內 會給本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回應。
其他友善政策

發言表態我要新增

友善 不友善
友善
2024-05- 17 立委范雲說明:「顯示過去的憂慮跟恐懼是來自不了解,只要持續推動社會溝通,台灣的社會便可展現開放與進步的價值。」
2024-01- 12 批藍白不敢對多元性別議題表態 范雲:這是進步與保守的選戰
2023-07- 20 同志友善讓世界看見臺灣!企業跟得上嗎?記者會,范雲呼籲性別不友善的職場中遇到同性騷擾,受害者更可能因擔心偏見和歧視,而選擇保持沉默,強調建立多元性別友善職場環境的重要性。
2023-05- 16 立院跨黨挺同婚收養 范雲感動披彩虹旗:把同志家長還給孩子
2023-05- 16 同志家庭共同收養三讀通過 范雲:家長的愛都一樣
2023-05- 16 同婚專法納共同收養子女 范雲:平等成家親權成雙
2023-01- 19 范雲說,未來不管台灣人的外籍伴侶來自哪一個國家或是港澳,即使那個國家不承認同志婚姻,這對同志伴侶都可以在台灣合法結婚,合法成家,這是台灣展現人權價值,體現性別平等的又一大步。
2022-08- 02 近日勝訴的台日跨國同婚案已經是第四個判決勝訴,范雲強調修法前,將敦促內政部以函釋來保障跨國同性伴侶的基本權利,希望未來不再有同志伴侶需要透過訴訟來得到本應該就有的權益。
2022-05- 17 6成父母「接受小孩是同志」!同婚3週年社會態度民調結果出爐,立委范雲:從政策來帶動社會態度的友善,台灣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例子,加拿大2000年通過婚權時社會支持率只有3成,但2015年已進步到超過7成;而美國則是2015年全國通過後支持度也穩定上升。
2022-03- 31 同志無血緣收養,行政立法動起來!Feat.立法委員 范雲
2022-03- 10 同家會盼成「國家生育隊」 范雲支持修「人工生殖法」先納女同志配偶
2022-03- 10 范雲開記者會呼籲逐步開放同志伴侶適用「人工生殖法」,讓同志也能為少子女化、低生育率問題盡力。
2022-01- 14 我1月13日見證了全台第一對同志伴侶登記共同收養成功!他們依照法院認可收養的裁定,正式在臺北市信義戶所完成登記! 背後有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與律師團一路協助與努力。 為了能順利完成登記,我也曾在去年12月27日召開協調會,和內政部、法務部、司法院、臺北市民政局、戶政事務所等單位互相溝通討論。 感謝內政部戶政司終於表態尊重法院的民事裁定,表示戶政事務所應受理收養登記事宜;也謝謝長期同志友善的臺北市民政局與信義戶所在第一線的全力支持!
2021-10- 29 范雲表示:「收養的平等權利跟組成家庭的權利,除了是國際共通的基本人權,也已是台灣民意,行政院性平處的民調指出,有超過七成的民眾同意同志伴侶應該要可以收養,且認為同志伴侶可以把孩子教育好。去年十二月送出的七四八施行法第二十條修正案已一讀,在此公開呼籲法務部,下個會期就把行政院的對案送出來審,盡快讓同志有共同組成家庭的權利。」
2021-09- 27 台灣首次LGBT學生校園經驗調查:近7成聽過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過半不曾通報騷擾或攻擊,范雲籲將同志學生校園經驗納年度調查,檢視校內性別研習成效。
2021-06- 16 同性婚姻法案通過兩年了,推進未竟之事,讓平權持續落實 ️‍
2021-05- 11 范雲敦促勞動部、經濟部、金管會等部會一起推動「職場多元性別友善」。例如公司的求職表格不一定要有性別欄,去除男女二分的制服樣式,不強迫一定要依身分證稱呼「先生」或「小姐」等。
2020-09- 09 真正應該「零檢出」的不是國中小的 LGBT 教材,而是歧視言論!范雲呼籲新北與花蓮的教育單位不應該用退回繪本來溝通,而應該去解釋繪本選書背後的意義。並表示作為立委會持續與教育部溝通,教育部也應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性平教育。
2020-09- 03 女性參政 被強吻?被上床?feat.范雲、賴品妤【同志歸同志,政治歸政治?EP3】
2020-06- 19 范雲表示,這些校外人士的教學內容,屢屢傳出違反宗教中立、違反性別平等等問題,甚至有人使用簡體字及模糊台灣定位的力翰科學教材染紅學生等,這些内容不但已涉及違反「教育基本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等法規,更令學生身心發展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
2020-06- 19 綠委范雲爆校外團體入侵學校 20 年:逼簽「守貞卡」、灌輸孩子同性戀「十惡不赦」
2020-06- 19 綠委范雲爆校外團體入侵學校 20 年:逼簽「守貞卡」、灌輸孩子同性戀「十惡不赦」
2020-05- 17 同婚專法滿一周年范雲: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在台灣生活!
2020-05- 16 昨天參與 彩虹平權大平台的民調記者會,很開心看到92.8%的民眾表示,同婚通過對個人沒有影響。#爸爸媽媽都在,#阿公阿嬤媽也在 更令人高興的是,不只是對同性婚姻的接受,台灣社會對於身旁的醫師、老師、上司、民意代表等如果是同志,大家的接受度都超過65%。#可能只有護家盟什麼都不能接受
2020-03- 23 【彩虹愛家廢止教師課程辦理,突顯校園志工管理問題】 教育部上週公告,廢止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辦理高中以下及幼兒園「教師進修課程」的認可且三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可。 委員對此提出質疑,目前學校老師都無法再上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所舉辦的課程,但實際上該協會下培養的說故事志工/爸媽,卻還可以進入學校對學生上課,這並不合理。 委員要求教育部應該全面審查該協會的教材,是不是有違反教育基本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和十二年國教課綱等相關規定。教育部在面對彩虹愛家協會入校爭議多時後,終於首次承諾將會在一個月內提出報告。
2018-11- 22 平權公投辯論》台大教授范雲談挪威同志教育經驗:國王跟國王幸福快樂,又怎麼樣呢?
2018-11- 22 平權公投辯論》台大教授范雲談挪威同志教育經驗:國王跟國王幸福快樂,又怎麼樣呢?
2018-11- 22 平權公投辯論》台大教授范雲談挪威同志教育經驗:國王跟國王幸福快樂,又怎麼樣呢?
2018-07- 17 范雲邀北市長參選人簽性別友善公約
2018-07- 17 保障同志權益 范雲籲對手共簽署多元公約
2016-11- 30 同婚公聽會全文范雲:不要做歧視性的立法
2012-01- 02 藍綠正膠著,彩虹公民來作主! 范雲對所有友善同志
如果您看到不實之發言表態紀錄,歡迎來信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儘速處理。
捐款